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http://www.newssc.org/穿梭在高山草甸間的野生梅花鹿。輕盈奔跑的美麗生靈。黃昏,迷你倉沙田成群的梅花鹿站在山頂守望。村民用土牆或者木柵欄保護莊稼地不受梅花鹿侵犯。□本報記者 吳曉鈴/文 吳傳明/圖這裡,是人類的家園也是梅花鹿的王國。當地老百姓從不傷害梅花鹿,它們可以無視飛馳而過的汽車,在公路旁的草地悠閑覓食;在村寨附近拖兒帶女地撒歡;或者乾脆和村民“鬥智鬥勇”,跑到莊稼地里偷吃農作物。經過長期的生態保護,若爾蓋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的野生梅花鹿已有大約1200只,約占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數量最大的野生梅花鹿種群!人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成為這裡最美的畫卷。親密接觸我和梅花鹿距離不到20米汽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慢慢行進。剛轉過一個急彎,突然發現不遠處的草地上,一頭梅花鹿從草叢里抬起頭,瞪著一雙清亮的眼睛驚訝地看著我們。此時,它和我們的距離還不到20米!7月1日,記者驅車從若爾蓋縣城穿過廣袤的草原,沿著奔騰的白龍江順流而下,在與甘肅接壤的高山峽谷穿行約兩小時,就到了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這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所在:達恩山脈植被茂盛,大片青稞地蒼翠欲滴,河岸邊水草丰美,在草地上安靜吃草的牛羊,如同鑲嵌其上。我們抵達保護區中心地帶崇爾鄉時,已是夜幕時分。對於此行能否看到梅花鹿,一直心懷忐忑。畢竟野生梅花鹿是一種特別機警的動物,而且膽小易驚。和我們偶遇的當地藏族小伙子多機塔打消了大家的顧慮。他抬頭四望片刻,很快指著遠處的一處山頭說,“那裡就有一隻!”順著他的指點,我們遠遠看見一頭梅花鹿站在岩石上左顧右盼。見到記者一行,它神態自若地和我們對視了一會兒,然後尾巴一搖,慢悠悠地離開了。多機塔熱心指點,“你們要看鹿子的話明天早點來,山上一群一群的,到處都是。”次日清晨6點左右,夜雨初霽,晨光微曦。當我們再次來到崇爾鄉時,驚喜果然出現了。就在公路不遠處,一頭母鹿帶著一頭小鹿悠閑地走在芳草萋萋的田埂上。幾步之外,一頭肉乎乎的旱獺鑽出地洞“唰”地從它們身邊跑過,驚得母子倆撒開雙腿就跑。遠處,十多只梅花鹿正在草地上大快朵頤。直到記者悄然走近,它們才極不情願地調頭離開。我們開車順著一條碎石公路向建在半山腰上的白日寨前進。一頭梅花鹿居然就在公路旁的草叢里埋頭吃草,直到我們距離它不到20米,它才躍到山上,和我們居高臨下地對峙。不過此起彼伏的快門聲最終還是驚嚇到了它:它突然一聲長鳴往山頂飛奔。聽到它的警示,山上的鹿群開始紛紛撤退。在我們從山腳行進到白日寨不到兩公里的路上,至少在山林里看到了上百頭梅花鹿。在多機塔的指引下攀上山頂,更是見到一群群的梅花鹿在濕潤的高山草甸上飛奔,場面相當壯觀。這裡為何分佈著如此多的梅花鹿?若爾蓋縣林業局一直從事野生梅花鹿種群監測的熊運清為我們揭曉原委。原來,鐵布地區豐茂的植被和相對溫暖的氣候,非常適合梅花鹿棲息。在過去的歷史上,鐵布梅花鹿能夠幸免于獵殺,主要得益于當地藏族百姓的宗教信仰。在當地百姓看來,坐落在梅花鹿棲息地的達恩神山是位獎懲分明、威力無比的山神,山神護佑著整個崇爾部落。梅花鹿是山神飼養的神鹿……善良的百姓一直遵守著古訓,從不傷害梅花鹿。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頒佈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再加上鐵布地區以前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梅花鹿就在這裡快樂生長。1964年,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在川西北調查藥用動物資源時,在鐵布崇爾鄉采到5只梅花鹿標本。經相關專家鑒定,發現這裡的鹿子是梅花鹿的一個新亞種,並最終將其命名為四川梅花鹿。1965年,若爾蓋縣鐵布地區的凍列、崇爾、熱爾三鄉梅花鹿集中分佈區被劃為自然保護區。1999年首次調查發現這裡的梅花鹿多達800多只,由此改變了動物學界多年來一直流行的一個觀點:野生梅花鹿主要分佈在中國東北和江南地區。多機塔的母親抗卓機告訴我們,她小的時候鹿子其實並沒有現在這麼多,“在森林深處也只是偶爾才能看見。”但是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植被好了,梅花鹿的數量漸漸增多。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最近發佈的公開信息顯示:這裡的野生梅花鹿已多達1200只左右。鬥智鬥勇加高防護欄難不倒彈跳高手借著青稞的掩護,多機塔小心翼翼向梅花鹿靠近。他猛地起身,用木棍敲響手上的臉盆??“�當�當!”正在偷吃大豆的梅花鹿一個箭步,射出了1米多高的柵欄。“它們曉得人不得打它,兇得很,經常偷吃莊稼。”抗卓機告訴我們。為此,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成立以後,當地百姓前後花了一個多月給莊稼地加了保護網。那時候梅花鹿還不多,也並不經常騷擾村民。如今,隨著梅花鹿種群數量漸增,當食物缺乏的時候,它們便把“魔爪”伸向村民們的莊稼地。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梅花鹿和人的“鬥智鬥勇”,年年上演。當我們的汽車進入鐵布地區時,入眼處便是綿延無盡的土牆或者木柵欄。圍牆裡面,才是青稞或者蔬菜。即使如此,聰明的梅花鹿仍然讓村民大傷腦筋。額爾塔告訴記者,梅花鹿的彈跳力相當好,“1米多高的土牆,輕輕鬆松就跳過去了”。迫不得已,他們就在土牆之上繼續加了近1米高的鐵絲網。這些蜿蜒起伏的土牆久經風雨,有的地方已開始破損。而木質柵欄則經常被梅花鹿破壞。“它們辦法多哦!矮的地方就跳過去。圍欄稀疏的地方就嘴啃、腦袋擠。只要頭穿過去了,身子就能擠過去。”因此,當地的老百姓每天多了一項固定的工作:巡視莊稼地。7月2日早上8點,山林里還到處是露水的時候,額爾塔已經沿著寨子外的柵欄巡視了一圈。一頭母鹿果然偷跑進了青稞地,被他一聲吆喝趕了出去。細細檢查,他發現有一處鐵絲網已被梅花鹿擠出一個大洞。一旁的胡豆地里,梅花鹿還啃食了好幾株豆苗,它們在鬆軟泥土里留下的腳印清晰可見。“我們這裡要防火、防盜、還要防梅花鹿!”額爾塔笑稱。我們要到他所在的村寨,也因此頗為不便:在靠近村寨的鄉村公路上,豎立著一扇高聳的鐵門。鐵門緊密,打開門駛入的時候,會有村民提醒我們及時關門,以防梅花鹿“鬼子進村”。我們艱難越過柵欄,到達山頂退耕還草區的時候,恰好看到一群梅花鹿正在柵欄外逡巡。額爾塔說,“再過一陣,大豆就要成熟了。這些梅花鹿正在‘踩點’呢。”“它們簡直比農民還熟悉農時。”抗卓機笑稱。每年3月,村民種下的青稞剛長出嫩苗時,它們便伺機進村了。青稞苗肥嫩的葉子,就是它們的美餐。大約半個月後,村民會撒下大豆種子。梅花鹿又會趁著夜色,到地里刨出種子過嘴癮。等到8月底大豆、胡豆收穫的季節,它們就一直在柵欄外可憐巴巴地守候著,尋找可乘之機。為了“鹿”嘴奪糧,每年7月底,村民們便會把帳篷搬到地頭,24小時駐紮守候。梅花鹿才不怕呢,尤其是雨夜人們放鬆警惕的時候,它們便浩浩蕩蕩跳進青稞地一陣撒歡。“它們還挑食哦,知道吃大豆的時候要把殼剝掉!”抗卓機又氣又好笑。和諧相處村民開起農家樂迎遊客“啪!”尖銳的槍聲驚醒了利村寨睡夢中的村民。幾分鐘後,20多位村民拿著手電趕到通入村寨外的幾處路口,把盜獵分子堵住。雖然梅花鹿每年都要糟蹋糧食,但是村民有個樸實的想法:這些梅花鹿絕對不能打!在崇爾鄉採訪時,我們從鏡頭裡遠遠看到過這樣一幅景象:一隻梅花鹿居然混雜在一群牛羊之中,悠然自得地吃草。正在搞梅花鹿種群調查的鐵布自然保護區主任阿旺告訴我們,“鐵布的盜獵情況極少,野生梅花鹿已經不太怕人了。冬天山上積雪太厚的時候,它們就會一群一群下山,在村民的退耕還草區找食。”十多年以前,鐵布的偷獵現象還時有發生。2000年7月,阿旺曾接到熱爾鄉村民舉報,說山上有人打梅花鹿得手,已經往甘肅方向離開了。他和同事趕緊在公路上攔截,果然在一輛車上搜到一頭梅花鹿,只是並沒有發現獵槍。剛開始,對方抵死不從,一口咬定這是在山上撿到的死鹿子。反盜獵經驗豐富的阿旺一行怎肯相信,幾番盤問,他們終於承認在山上安放了繩套獵鹿,希望能割到珍貴的鹿茸。為了充分調動村民反盜獵的積極性,阿旺和他的7位同事,長年累月深入到大山里的村寨宣傳梅花鹿的保護政策。“老百姓不會殺梅花鹿,但還得動員他們反盜獵。”2011年5月,又有兩個盜獵分子鋌而走險。聽到槍響,利村寨的村民們很快在各個路口設卡堵截。見村子里突然人聲鼎沸,盜獵者來不及追捕受傷逃跑的梅花鹿,騎著摩托車便匆匆下山。不過在路口處,他們的獵槍被村民收繳。當地的老百姓在山上偶遇受傷的小鹿時,總會把它抱回來。2011年,凍列鄉村民楊玉清從山上撿回一隻受傷的小鹿,交到了阿旺手里。小家伙的脖子上,有一條類似豺狗咬過的傷痕。阿旺小心給它清理,又從附近的小賣部買來奶瓶喂�牛奶。可惜小鹿傷勢嚴重,次日還是死掉了。有的小鹿就十分幸運。2011年,一隻走丟的小鹿被熱爾鄉一位村民拾到,得到當地人的悉心照料,漸漸長大。直到去年,它才和偶遇的野生鹿群一起回到山林。漸漸龐大的鐵布梅花鹿種群,讓一些當地村民嗅到商機。凍列鄉石棕村村民扎西開了一個農家樂,每年要接待1000多個到鹿鳴穀看梅花鹿的遊客。凍列鄉卡機崗村村民澤州足也將自家的幾間房打造成標間接待遊客,每年收入多了好幾萬元。更多的當地村民希望梅花鹿自然保護區能夠整體打造為一個景區。白日寨村民額爾塔說,“我們在山上種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還要防鹿子糟蹋。如果這裡搞成景區,我們就能多種點樹,也能專門去保護梅花鹿了!”
- Jul 12 Fri 2013 21:33
世界最大野生梅花鹿種群撒歡若爾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