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小霞 李強鄧道勇在2012年雲南全省129個縣(市區)縣域經濟綜合考核中,self storage怒江州所屬的4個縣都排在120位之後,其中,蘭坪縣位居最後一名。按照雲南省縣域經濟考核要求,連續兩年排位下降,省政府將對縣級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或作出組織處理,這讓怒江各個縣的縣域經濟負責人倍感壓力。四縣排名雲南後十位一直以來,怒江州下轄的4個縣在全省縣域經濟排名中都比較靠後。近兩年,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複雜多變,怒江縣域經濟在全省的排名越來越靠後。 2012年,怒江州府所在地瀘水縣排名120位,貢山縣排121位,福貢縣排128位,蘭坪縣居最後為129位。福貢縣委副書記李義軍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怒江四個縣的經濟總量來看,除蘭坪縣較大外,其餘三個縣的經濟總量都比較小。其中,瀘水縣因是州府所在地,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所以在怒江四個縣的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最靠前,貢山縣緊隨其後,這主要是因為貢山縣人口只有3.6萬人,雖然經濟總量只有5億元左右,但人口基數小,人均GDP排名就靠前;而福貢縣經濟總量7億元,但人口有10.3萬人,人均GDP福貢縣在整個怒江州是最低的。在怒江採訪期間,州縣兩級官員都告訴記者,蘭坪縣曾是怒江州發展得最好的縣,其經濟總量占整個怒江經濟的半壁江山。“去年蘭坪縣的經濟總量接近31億元,全省綜合排名最後一位;而與其相鄰的雲龍縣經濟總量為38億元,在雲南全省綜合排名卻處於第11位,原因在於雲龍縣的經濟增速比較快。”李義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分析。蘭坪在怒江來說是一個大縣,有22萬多人口,是人口大縣和經濟大縣。但是蘭坪的經濟結構卻比較單一,礦冶經濟支撐著整個蘭坪的經濟,而在未來較長時間內,蘭坪的礦冶支撐著整個怒江的經濟。“2008年,蘭坪的礦業經濟對怒江的財政收入貢獻是68%,對蘭坪的財政收入貢獻是72%。 ”蘭坪縣縣長熊元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但是這幾年由於經濟環境不好,蘭坪的經濟增速在逐年下降。到去年為止,礦業對蘭坪的經濟貢獻已經下降到38%,在雲南全省的縣域經濟測評中,蘭坪從2011年的 117位降到了去年的129位。在分析蘭坪縣域經濟排名下降快的原因時,熊元德說,蘭坪縣雖然經濟總量大,但人口幾乎占了整個怒江總人口的二分之一,因此人均GDP相對較弱。加上蘭坪縣經濟結構以礦業為主,這兩年礦產資源價格受國際市場價格下滑的影響,礦業對蘭坪經濟的貢獻大幅減弱。與此同時,其他產業又沒有培育起來,因此經濟增速急劇下降。縣域經濟整體突圍面臨諸多難題 面對4個縣縣域經濟綜合考核都位居雲南省後十位的現狀,怒江各縣的主要負責人顯得非常著急。記者到達蘭坪縣採訪的當天,熊元德一直在和政府主要部門負責人開會研究當地縣域經濟如何突圍的問題,一直到下午四點左右開完會,他才匆匆趕來如約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蘭坪的地理非常特殊,農業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後。 ”熊元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到目前為止,蘭坪縣境內的二級路只有44公里,1800多公里的鄉村公路,只有20%實現了硬化。另外,熊元德還告訴記者,蘭坪縣在怒江是一個經濟大縣,迷你倉也是最特殊的一個地方。因為沒有邊境線,所以雲南的興邊富民、興滇富民政策,蘭坪也沒有享受到。蘭坪是懸在半空中的一個縣,享受不到雲南關於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在記者看來,受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影響產業發展的不僅僅只有蘭坪縣,這幾乎是怒江各縣共同存在的問題。“交通基礎設施落後對貢山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制約因素。 ”貢山縣委書記李紅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從昆明到貢山有800多公里,要走兩天才能到達縣城。而且,現在貢山縣是雲南還沒有二級公路的五個縣之一,貢山縣交通幹線基本上就是四級公路,進農村、進鄉鎮的公路里程都很短,單位面積內的通路里程在全省也是最低的。對於交通制約,記者有深刻的體會。在從怒江州府六庫鎮前往蘭坪縣採訪時,當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路程只有200公里。聽起來直線距離並不遠,實際上,在當地司機熟悉路況的情況下,記者仍然花了大約5—6個小時才到達蘭坪,而且一路上是過了怒江又進瀾滄江,公路都是建在蜿蜒曲折的沿江兩岸。由於公路少,怒江縣與縣之間的交通也沒有相互聯通,無法構成一個整體的交通運輸網絡。因此,各縣的資源稟賦幾乎都各自呈點狀發展,產業鏈很短,加上各縣之間的產業發展規劃基本趨同,使分散的資源難以連片聚合進而形成規模化優勢。除了交通制約因素外,其他如山高坡陡、發展空間受限以及生態保護任務重等因素也給當地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貢山縣是資源豐富,但限制多。 ”李紅文告訴記者,貢山縣縣域經濟發展提出 “生態環保立縣、科教人才興縣、電礦工業強縣、生物產業富縣、特色旅遊活縣”的發展思路,希望能儘快在發展中將優勢資源發揮出來。李紅文告訴記者,當前,貢山縣縣域經濟只能是在限制當中發展,在盡義務中尋求發展的思路。貢山的國土面積有55.6%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上三江並流的核心區,這兩項保護區加起來占了整個貢山縣面積的75%。除此之外,貢山更多的是高山峽谷、懸崖峭壁和陡坡地,生存環境非常惡劣,真正的25度以下的坡地僅僅只有丙中洛鎮這一塊。“雖然資源非常富集,但是由於保護區面積大,整個地理環境受到限制,加上政策方面的限制,貢山縣是發展受到限制最多的一個縣。 ”李紅文說。與此同時,記者在蘭坪、瀘水、福貢、貢山縣採訪時還發現,當地主要負責人在談及縣域經濟發展時,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提到,將依托當地豐富礦產資源、水能資源、生物資源、生態旅遊、特色農產品等發展富民強縣的產業。但他們也同時談到,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本報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怒江4個縣的縣域經濟發展遇到的共同難題是,地理封閉、交通不便,與外界的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受到限制,怒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其豐富的資源優勢得不到有效開發,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進而形成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基礎薄弱。盡管,怒江各縣都試圖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尋求縣域經濟跨越發展之路,但是由於受到交通基礎設施、勞動者綜合素質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產業規模小、產業鏈較短的狀況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正如福貢縣委副書記李義軍所言,怒江的縣域經濟發展亟待從整體上進行突圍。文件倉
- Jul 23 Tue 2013 12:31
探訪怒江發展系列報道(二)怒江縣域經濟發展亟待整體突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