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引來國際經濟學界大腕關注。昨天,存倉橫琴新一屆咨委會成員、英國著名經濟學學者、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詹姆斯·莫里斯爵士首訪橫琴,建議橫琴因地制宜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他同時建議,澳大橫琴校區與珠海最好有個直接通道,以便有效整合資源。(《南方都市報》昨日A II05版報道)澳門大學新校區坐落橫琴,通過“借地”有效地擴大了其面積。澳門土地資源稀缺,能夠擴容到橫琴這片熱土上,可以說是澳大的幸運,也是諸多學子的幸運。不過,僅憑一條海底隧道直通橫琴,而沒有直接與橫琴打通,這多少有點遺憾。首先,橫琴有點遺憾,因為由於澳大沒有直通橫琴,事實上讓橫琴少了一塊好地皮,而沒有實質性好處。如果打通,從小方面來看,至少能夠讓橫琴的人氣旺一些,至少飲食業、娛樂業,以及日用品銷售這些行業都會隨之旺盛起來。其次,澳大有點遺憾。因為澳大雖然在面積上取勝,但卻失去很多機會。比如,限制了與橫琴這片熱土上正在崛起的產業合作;隔斷了與內地,特別是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的經濟自存倉作。由於沒有通道,讓澳大與過去一樣,如何突破以往那種狀態,的確需“打通斷頭路”。再次,學子的遺憾。學子生活在澳大新校區,似乎關在籠子里一樣,只能享受這塊土地。距離澳門遠了,距離橫琴近了,卻只能聽到橫琴人民生活的歌聲,卻見不到實際的情景。這是何等的焦急呢?可以想象,連接澳大新校區和澳門的唯一通道是那條新建的海底隧道,全長1570米,學子們就算坐車去澳門逛街,相信也是頗費心機的。因為沒有通道融入橫琴,導致太多遺憾存在。俗話說,“要發展,就得開路”。這道理同樣適合澳大新校區。但為何沒有直接通道把澳門和珠海串連起來呢?這裡面應該是從管理上有所考慮的。但無論如何,既然橫琴出地,澳大實現了擴容的願望,這種模式本來就創新了,如果把關口開到澳大新校區,這也許更是一種創新。倘若真能讓澳大新校區和橫琴打通“斷頭路”,相信隨著橫琴開發腳步的推進,澳大與橫琴的資源得以有效整合,橫琴也就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而澳大當然也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郭道榮(珠海高校教師)迷你倉新蒲崗
- Aug 07 Wed 2013 12:13
珠海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