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mini storage文物遭遇毀壞的悲劇頻繁發生,情況到底有多嚴重呢?最近,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的一個說法令人震驚。他說,中國對文物破壞最嚴重的時期不是「文革」,而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此起彼伏,到現在都沒有結束,這種破壞的程度比「文革」時嚴重。只要對文革的特性與情狀有所了解,就一定會為文物破壞「比文革時嚴重」這樣的論斷感到震驚。文革是一段極不尊重文化的時代,也是一段對歷史記憶進行侮辱毀壞的年代,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中,遭遇毀壞的不止是傳統倫理,還有太多歷史文化。在意識形態瘋狂纏鬥之下,權力野蠻掠奪,人性淪喪趨惡,太多歷史文化都被踐踏成一片廢墟。文物保護遭遇滅頂之災。誰又會想到,文革早已結束,從上世紀90年代之後到現在的20多年,中國文物遭遇破壞,竟然比文革時期還嚴重?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年的中國,也算是向�現代文明邁出一大步了。文物保護的意識也在不斷深入人心,各地也都設有文物保護,各種文物保護的法律條文也不斷出台,人們也應該懂得去保護那些文化記憶,去珍惜那些文化符號,來保護那些文物古蹟了。問題是,近20年來,中國內地文物破壞程度確實就比文革時還要嚴重。這也不是專家的一家之語。最近一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就證明,這些年,中國文物保護情況非常糟糕。如果說,文革時期對文物的破壞具有一種集體無意識,那麼,現在對文物進行毀壞,更多還是來自於權力和資本的瘋狂掠奪。這種掠奪,有一個重大背景,就是中國城鎮化的大規模擴張。近20年來,中國的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大規劃進行拆舊建,讓人看到的卻是「千城一面」。太多的城市失去靈氣,沒有靈魂。這種尷尬與醜陋,也就是因為失去對歷史文化的記憶,丟掉了各自獨特的人文風貌。這背後,就與文物古蹟遭遇大肆毀損有關。城鎮化原本是一本好經,但是,在一些地方,被一些官員和開發商給念歪了。可以說,沒有文化的城鎮化,才是真可怕的。隨便看看,到處都能找到在城市興建過程中破壞文物的惡例。比如,最近一些濟南人在懷念濟南老火車站,那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迷你倉,有典型的日耳曼風格,被二戰後聯邦德國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最值得一看的第一站,成為濟南的標誌性建築。結果,這個標誌性建築在1992年被拆除了。如今,濟南當局後悔了,想投資15億元將之重修。寧要假古董, 不要真文物,「建新比保舊重要」,這一切,都體現在城市化進程中。而且,「建新比保舊重要」已經成為一種固化思維。問題是,那些重修的建築,很難真正拾起人們內心的文化記憶。在一些權力眼中,城鎮化和文物保護就是不能相容的悖論,為了光鮮的政績工程,他們紛紛拿文物古蹟開刀,來為城鎮化讓路。在遭遇民意炮轟的時候,就拿出重建的東西來糊弄民意,甚至扛�「保護性拆除」的旗號,來與民意做躲貓貓的遊戲。文物毀壞比「文革」時期還嚴重,足以說明,在很多時候,權力和資本合謀之下形成對文物的破壞力,可能會遠遠超過普通公民。而且,每當文物古蹟遭遇拆建毀壞,也總能聽到一些論調在替開發商說話,為權力政績代言,讓文物保護失去話語權。當然,現行的《文物保護法》本身還有一些不完善之處,對文物的界定認證存在滯後性,在執法保護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制度執行,特別是一些地方文物單位勢力單薄,文物部門行政級別太低,根本無法將一些伸向文物之手的權力關進籠子�,無法擋阻開發商拆除文物古蹟的鐵蹄,只能讓很多具有紀念價值的歷史遺蹤消毀在權力與資本的利益鏈條中。文物毀壞比「文革」時期還嚴重,就是一面鏡子,它說明,沒有文化的城鎮化,從本質上講,只會淪為權力的政績,資本的手段。如果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讓推土機鏟去太多的文化價值,讓歷史遺�變成了僵硬冰冷的鋼筋混凝土,那隻會是城鎮化的悲哀,是文明的恥辱,是發展的泡沫幻象。城市建設得再繁華,高樓建得再高,如果以犧牲歷史文化為代價,都不會具有正當性。文物是一種歷史記憶,是一種價值符號,寄予�很多人的歷史情懷和公共情感。文物毀壞比「文革」時期還嚴重,是一種公共警示,不能再讓文物成為權力和資本的犧牲品,不能讓城鎮化成為文物的災難。(文/單士兵)亞洲智庫輿情分析中心文件倉
- Nov 05 Tue 2013 10:08
文物毀壞為何比「文革」時還嚴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