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加偉美國硅穀銀行信貸模式已正式在國內落地。日前,儲存記者從浦發硅穀銀行獲悉,該行已經向上海閔行區科技企業上海宜瓷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宜瓷龍”)提供首筆“3+1”模式貸款,將于近日完成放款。“由於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直到2015年8月,浦發硅穀銀行無法進行人民幣貸款,為了更好的利用美國硅穀的信貸技術,今年6月,我們會同浦發銀行、閔行區政府、上海市再擔保公司共同設計了‘3+1’模式。”浦發硅穀銀行副行長、企業金融部總經理賈智道10月7日對記者稱。2012年8月,浦發硅穀銀行成立,浦發銀行和美國硅穀銀行分別持股50%,作為國內首家專注于科技創新產業的合資銀行,浦發硅穀銀行被寄望進行科技金融創新。但受制于無法直接開展人民幣業務,前期該行一直在探索科技貸款新模式。解析“3+1”模式在 “3+1”模式下,浦發硅穀銀行將負責最核心的風控管理,即貸前審查、貸款結構設計和貸後管理;浦發銀行負責人民幣貸款;上海市再擔保公司為貸款提供政策性擔保;閔行區政府將向企業提供保費補貼,並向浦發硅穀銀行引薦區內的優質科技創新企業。“這個貸款將通過浦發銀行的人民幣信貸渠道曲線實現落地,是我們浦發硅穀銀行第一筆人民幣貸款。”賈智道稱。據介紹,作為浦硅銀行的股東,浦發銀行為了幫助其在中國試行美國的硅穀信貸模式,特意針對“3+1”項目給了合資銀行1個億的額度,在一個億的額度內,浦發銀行只向客戶收取最低的貸款利息。“上海宜瓷龍是閔行區內一家研究、開發和製造陶瓷塗料新材料公司,浦發銀行只向企業收取基準利率下浮10%的利息。”賈智道對記者稱。一家國有大行位於無錫的科技支行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缺少抵押物,科技型企業較難獲得貸款,即便能夠獲得授信,利息一般也要在基準貸款利率上至少上下浮20%,或者多附帶期權協議。浦發銀行為何能夠使得貸款利率下浮,浦發硅穀銀行回應記者稱,部分原因是在“3+1”貸款安排下,浦發和浦發硅穀業mini storage合作,部分收費轉至浦發硅穀下,同時,在加上這部分費用情況下,上海宜瓷龍總融資成本仍相對較低。此外,對於上海宜瓷龍此筆貸款,上海再擔保公司提供的政策性擔保覆蓋達85%或90%,覆蓋比例取決于貸款公司是否為科技企業。記者多方獲悉,上海市再擔保提供相關擔保後,將會向上海宜瓷龍收取1%的保費,而閔行區政府則提供全額保費補貼。對此,上海市再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菲認為,在這個貸款過程中, 財政扶持的政策效應不是通過政府審批而是在市場化運作中得到釋放。“從微觀來看,首貸為科技型企業融資模式開闢了新思路,能助力區內科技型企業突破自身瓶頸。從宏觀來看,是整合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資源和專業優勢,拓展政府、銀行、企業三方聯動機制。”針對全額保費補貼,閔行區政府相關人士7日回複記者稱。首嘗硅穀信貸模式“這是硅穀銀行信貸模式和風控在內地的首個落地案例。”賈智道告訴記者。硅穀銀行1983年成立于美國,目前已為風險資本以及創業企業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其主要服務于科技型企業,成功幫助過Facebook、Twitter等企業。“硅穀銀行在收集科技企業貸款資料上很有特色,往往通過風投公司的投資情況,來初步鎖定企業情況。”上述無錫科技支行負責人稱,投貸結合也是硅穀銀行獨特之處。記者從浦發硅穀銀行獲悉,在開發出“3+1”模式後,千年資本中國發展基金和遨問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等國內風投也曾向浦發硅穀銀行推薦客戶,包括兩家位於閔行區的科技企業,分別做醫療器械和信息技術產業,目前仍處於技術和產品研發階段,均已有風投進入。“在上海宜瓷龍貸款上,浦發硅穀銀行通過向企業收取咨詢費,大約在1-2%。”賈智道對記者稱。除了咨詢費,未來浦發硅穀銀行是否會模仿投貸聯合的模式,賈智道稱,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和中國法律法規的框架下,會加大關注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企業客戶的定制需求。他特別強調:“我們特別期待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將我們的能力用在開展人民幣業務上。”self storage
- Nov 11 Mon 2013 07:51
政府、銀行、企業、擔保公司四方聯動 浦發硅穀銀行人民幣貸款曲線落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