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上半年,新蒲崗迷你倉東莞新註冊登記汽車76229輛,目前東莞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29萬輛左右,東莞平均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汽車數量也早已超過上海、廣州等城市。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東莞市民的家庭必備品,而自駕游也成為了東莞市民比較喜歡的出游方式。自駕游的目的地很多,更多的人會選擇到省內的景點,但如今景點濃厚的商業氣息使得不少市民嚮往原生態、相對“無汙染”的旅遊地點。在東莞厚街一家大型港資企業工作的讀者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家鄉桐樹坪村就是一個原生態的山村,距離東莞300多公里,非常適合東莞市民前往休閒放鬆。記者跟隨劉先生自駕前往這個位於揭西的山村,感受原生態的鄉村之美。頗具挑戰性的山路劉先生在東莞打拼多年,如今在厚街鎮的一家大型港資企業擔任中層管理人員。他的收入已經可以讓他過上比較好的物質生活,但讓這個在揭西桐樹坪村走出來的新莞人無比懷念寧靜的家鄉。所以,每年總有那麼一兩次,他會約上東莞這邊的朋友,遠離城市的喧囂,自駕車到家鄉的山村中享受寧靜的周末。周六一大早,記者隨同劉先生從東莞出發,踏上原生態山村自駕之旅的路途。從東莞到揭西縣,距離是300多公里。從南城出發的話,從鴻福路開至八一路,根據指引進入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在到達惠東後,沿匝道轉至廣惠高速公路,然後在凌坑互通入口處進入沈海高速公路,駛至陸豐市霞湖站就可以下高速了。從陸豐下高速後,記者一行沿S240和S335省道向北前行,穿越陸河縣內的大安、河口、東坑、水唇、五雲等鎮,終於抵達揭西縣城河婆鎮,稍作休整,便沿著X098縣道向良田鄉和西田鄉進發了。雖然在陸河縣境內已經走過一些蜿蜒曲折的上坡路,但X098縣道的彎道之多、轉彎之急還是令人出乎意料。因為這條縣道是依山而建,所以經常會出現“幾”字形的彎道,而且這些彎道不時還是首尾相接,急彎緊接著急彎,一些比較平緩的大彎道在這裡可以視同直路了。劉先生說,如今這段路已經比以前好走多了,起碼不再是黃泥路了。這樣的道路頗具挑戰性,喜歡駕駛的人會從中感受到樂趣,適合技術純熟的司機。在這段山路間行走,不時會被頻繁轉變的離心力晃得左搖右擺,而且由於海拔在不斷升高,有時候還會出現耳鳴的狀況。記者後來翻看了行車記錄儀,其拍攝的視頻仿如賽車電影裡面的第一人稱視覺鏡頭,驚險刺激。大山里寧靜的鄉村車越走地勢越高,原本對面山似乎並不遙遠的村落,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得遙不可及。記者一行所走的山路位於蓮花山脈,這位於廣東東北部的山脈有多座超過1000米的山峰,在前往桐樹坪村的路上所能看到的最高峰便是位於該村西面與五華縣交界的李望嶂山。山峰高聳入雲,海拔達1222米,仿似一個巨人坐著,俯視著其腳下的一切。在山間行走,可以讓城市人重拾對大自然的敬畏。從河婆鎮出發接近一個小時,穿過了良田鄉,最後終於來到了位於西田鄉的桐樹坪村。這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客家小山村,由於地處偏僻,經濟發展非常滯後。“西田鄉是揭西縣最邊遠、條件最艱苦的一個鄉,有1600多人的桐樹坪村坐落在海拔600多米的一個盆地里,四周是層巒疊嶂的大山……”這是2002年《人民日報》對桐樹坪村的描寫,這也是這個小山村少有的一次在主流媒體上露臉。在桐樹坪村環顧四周,會發現自己正mini storage處群山的包圍之中,四周的山峰起伏有致,而獨獨留出了中間的這一片平地,村民的樓房就在這片相對平整的土地上高低錯落地築就,而在村屋之間就是被分割開的小片田地。8月,正是水稻茂盛生長之時,田地上一片綠油油。在村內的細溪背寨有一片面積較大的稻田,就位於村內蜿蜒的小溪旁邊,在陽光之下就連深綠色也顯得格外亮眼。當風吹過的時候,田地邊上的水稻先是伏下了身子,然後又猛地立起來,依次傳遞,仿如稻田上泛起了波浪。桐樹坪的生活節奏是非常悠閑的。每天除了農忙之外,村民們或是在家門口乘涼,或是互相走訪,一邊談天說地,一邊細品茗茶。而在村屋之外,雞犬相聞,隨處可見放養的家雞和互相嬉鬧的土狗,尤其在村內的老寨,幾乎是每家都養了一隻狗看家。在山村之中,除了悠閑和寧靜之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宜人的氣候。就在記者前往桐樹坪的那天,東莞的溫度超過30度,而山村因為海拔高再加上群上環繞,氣溫只有25度左右,加上山間吹來的微風,清涼得像是開了空調一般。劉先生說,每次他帶東莞的朋友過來他們都不願意下山,因為覺得山中清涼的氣候和無汙染的空氣對人體有益。消逝中的鄉村建築平時在東莞的鄉村中行走,村中的建築都是大體相似,就像一個挨一個的方形盒子,只是大小高矮顏色有些微差別。在省內的其他鄉村行走的時候感覺也是如此,過分單調的建築和粗糙的建築工藝所帶來的就是“千村一面”的景觀,叫人索然無味。在桐樹坪,一些新修建的村屋建築風格也和我們常見的“盒子”差不多,但由於山村比較封閉落後,因此有部分古舊的建築得以保存,讓人可以一窺當年的鄉村風貌,以及歷史車輪的痕跡。劉先生帶記者來到了細溪背寨的一個小山坡前,那裡有一座古舊的祠堂,祠堂周圍還有幾間村屋,再加上小山坡下的村屋,形成了一個磚瓦結構的小建築群。村中人皆姓劉,這座祠堂便是劉氏祖祠。沿著長滿野草的石階拾級而上,稍作打量,不難發現祠堂雖然主體結構仍在,但荒廢已久:推開大門,園內雜草叢生,屋頂的瓦片也掉落了許多,被粉刷成白色的內壁上還有“為祖國而學習”之類的大紅字標語。劉先生介紹,祠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生產隊徵用,變成了“桐樹坪學習大隊”的根據地,牆上的字跡便是當年留下的。而祠堂旁邊的房子“積善居”也已荒廢,據原本住在屋子老人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里掀起“除四舊”的運動,門上的石刻門匾“積善居”被造反派用白漆潑得面目全非。如今,歷經幾十年風雨後,屋簷殘破,正好在門匾正中破了個洞,經雨水沖刷後,中間的白漆被洗掉,只有“善”字清晰可見。不過,要說到建築,保存得比較好的還是良田鄉嶺下村客家大院,這座大院建在相對平坦的區域,採用的是客家傳統的“九廳十八井”結構,和“土樓”、“圍龍屋”並稱客家三大典型建築結構。每個朝外的大門都有不同的門匾,如“允藏樓”、“彭城門第”、“慶雲門”、“祿閣家風”等。資料顯示,“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點,採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相結合而構建的大型民居建築。據當地老人介紹,這座大院由他們祖先所建,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如今極少有人居住。可惜的是,大院由於缺乏資金支持長年無人修葺,如今已經越發的破舊,令人嗟歎。南方日報記者 龔名揚self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