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日清晨,迷你倉記者驅車從漢口出發,經新洲,過麻城,在鄂豫交界處的小界嶺尋找到舉水的源頭。這條被新洲區民�視為母親河的長江一級支流,其幹流水源地是一道細細的小溪。新洲區環保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方衛民介紹,今年7月以來,從份子街到沐家涇的50余公里舉水河下游設立了14個水質監測點,最近一次的取樣監測結果表明,除8個點的水質為三類外,其餘點位均為二類水質。陳昌 製圖舉水河地理方位圖上游:支流現汙染不影響舉水水體中午時分,在一位太婆的指引下,記者沿著1米多寬的泥土山路來到一個名叫小界嶺的村落,步行至大別山余脈鳳波泐山的南麓時,突見坡上藏著一條極細的溪流,汩汩地注入坡下的一個小型水庫。為記者引路的太婆名叫余世蓮,今年63歲。她指著遠處的山間小溪說:“我們全村人喝的都是自來水,但水源都是來自它下面的水坑。”她告訴記者,她的3個女兒分別嫁到福建、浙江和四川,就飲用水而言,她認為還是小界嶺的水質最原生態。在水庫下面的一條米把寬的小河溝里,50歲的潘喜榮正在拎水澆菜,她說,除了吃喝用自來水,洗衣、澆灌用的都是小河溝的水。據瞭解,這條小河溝就是舉水幹流的源頭。返回途經福田河鎮時,看見一條幾十米寬的河穿鎮而過,原本以為其是舉水,經詢問方知其為舉水135條大小支流之一的福田河。祖居該鎮的楊先生指著髒兮兮的河道告訴記者,全鎮上十萬人的生活廢水全部注入該河,加之街上的店鋪近年激增至上千家,這條河成為汙水和汙物的天然收容所,該鎮大部分群�的生活用水只有靠打井。記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幾百米長的河道上隨處可見漂浮的塑料袋、礦泉水瓶、廢紙、爛木等垃圾,臨河一家店面牆外的下水道里,不時有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河中。記者在其下游兩公里處的虎頭獅河段看到,河水很是清澈,河底的沙子和鵝卵石如在水面,就連在水中游弋的寸把長的魚苗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中游:湖面可見數百只水鳥儲存入麻城市區,舉水河床豁然開闊,這標誌著舉水進入中游。記者走近橫亙于數百米河床之上的橡膠壩,但見同樣清澈的河上停歇著數百只一種細腿的白色水鳥,兩岸河堤上人來人往。麻城市水利局原副局長、現任該市防汛辦主任蔡漢華告訴記者,本世紀以來,該市沿舉水流域的造紙廠、化工廠或自生自滅,或被停產,其他的生產企業,如大別山電廠、華中水泥廠生產基地等,都採取了嚴格的環保措施,這些客觀上保護了舉水水體。近年來,該市更是將流經市區至份子街的中游一帶列為控制區,整個舉水幹流的上中游水質近年保持在三類水質或以上。下游:汙水自排閘口處明渠有臭味驅車沿106國道返回途中,記者來到了新洲區三店街份子街閘口對岸,這以下就是舉水的下游。沿著運沙車的車轍走向河邊,但見河面上不時騰起幾只水鳥。記者舉目望去,寬約300米的河床上,河流寬度僅100多米,無水的河床上除了沙灘就是草灘。隨後,記者來到位於鳳凰鎮的鳳凰水廠和位於邾城的城關水廠,在它們的進水塔上,或取了水樣,或察看了進水孔的采水情況。新洲區環保局最近一次的舉水水質採樣結果,上述兩個自來水廠取水口的水質均達到三類水質,符合飲用水標準。在距城關水廠取水口下游百米左右的濱河公園採訪時,幾位正在石桌上打牌的老者反映,因為此處原為汙水自排入河的閘口,所以臨近明渠的地段還是有些臭味。新洲區水務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之前,城關十幾萬居民的生活汙水全部通過舉水邊的張港閘、民權社閘、南濠閘等三個閘口直排入舉水,由於下游不遠處有一道橡膠壩攔水,所以有時排入的汙水會因回流而漂至取水口附近。去年12月,該區投資2000多萬元,沿堤建起近4公里的汙水管道,將生活汙水引入汙水處理廠,經處理後再排入橡膠壩下游,從而避免了生活汙水汙染取水口水域的可能性。記者在已封閉的張港閘觀察許久,發現閘口外確實再無汙水流出的痕跡。(記者萬強 通訊員黎銀河)新蒲崗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10 的頭像
    sgusers10

    sgusers10的部落格

    sgusers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